close

■ 浦東的金阿姨在溫湯常住,許多老鄉都把鑰匙交給她保管■ 女兒李新華給李玉梅帶來了大閘蟹■ 溫湯鎮街頭隨處可見拖著水桶去泡腳的老人本報借錢記者 薑燕 文/圖
  遠離喧囂的都市,尋一方靜土或樂土安度晚年,異地養老的潮流漸起。江西宜蒸烤箱春溫湯、廣西巴馬、海南三亞、山東威海、浙江安吉,是上海人去得較多的養老地點。據不完全統計,全市共有3至5萬人像候鳥一樣,每年冬季或夏季前往這些地方生活,不少人在當地購置房產,常住者也有,但不多。
  異地養老,需革新觀念,中國的老年人有勇氣邁出這一步,實屬不易。守家在地的傳統養老思維,與兒孫共享天倫之樂的家庭理念,醫療報銷上的種種牽絆,讓許多老年人舉步不前。在中國,它不太可能成為主流養老方化療飲食式,政府也從未以此為方向加以引導。但它不失為一種特別的養老選擇,借用一句過了時的流行語———這個,可以有。
  養老,不能希冀政府通過一攬子計劃立竿見影,也不能寄希蒸烤箱望於一種方式解決所有問題,它需要民間各種有益嘗試和政府有序推進。異地養老,算是其中一種。江西宜春溫湯養老模式從民間自發到政府介入,其水到渠成的發展過程可資借鑒。
  江西省宜春市溫湯鎮,距離上海約930公里,乘坐動車需7個半小時,明年高鐵通車後,從上海到宜春縮短至3個多小時,今年8月剛開通室內裝潢的航班,一個半小時可達。
  從2003年起,許多上海老人與這個小鎮結下了不解之緣。到目前為止,每年一兩萬上海老人像候鳥一樣來往於溫湯和上海之間,兩千餘戶在這裡購置房產,其中少數人常住於此。在溫湯,這些上海老人被稱為“新溫湯人”。
  十年時間,一座遠離上海的小鎮如何演化成上海人的養老聚集地?他們與當地發展有何良性互動?兩地政府間的異地養老合作經驗能否推廣?
  古井邊免費泡腳
  公交車從宜春市區出發,約半個小時抵達溫湯鎮。小鎮風景甚好,四周小山環繞,遠望鬱郁蔥蔥,一條仿古街道伸向鎮中。2005年,宜春市設立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,後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,溫湯鎮是其下轄的一個鎮。
  道路兩邊的商鋪大都掛著泳衣、擺著花花綠綠的塑料桶,路上隨處可見拎著水桶、拿著毛巾的老人,不少人還拉著一輛小拖車,上面架兩隻水桶,桶里放一隻塑料水瓢。老人們去的地方,是鎮中心玉盤廣場邊的一口古井,這正是溫湯鎮最大的吸引力所在。數萬老人不遠千里慕名而來,意不在山水,而在溫泉。
  古井邊的長廊和涼亭里,坐滿了取溫泉水泡腳的人,有住在這裡的外地老人,也有游客。旁邊的小廣場擺著上百張彩色塑料椅,每個椅前放一隻木桶,那是溫湯本地人開的營業性泡腳店,生客10元,熟客5元,不限時,有服務人員從臺階下的
  古井為客人拎水上來。
  更多的人選擇免費自助,經常來泡腳的老人大都坐在古井邊的長椅上,守著下方那口兩米見方的井池泡腳。泉水熱氣上涌,咕嘟咕嘟冒著氣泡,池中可見碧綠的水藻。
  井邊不時傳來熟悉的上海話。正在泡腳的姑嫂倆一個姓汪,一個姓任,都是上海退休工人,60歲。2009年嫂子來溫湯游玩,喜歡上了這裡,便花20萬元買了一套48平方米的房子。裝修好後,每年都來一兩次,住上個把月再走。早上、下午各泡一次腳,晚上在家泡澡。溫湯鎮中心附近小區都有兩套進水系統,冷的是山泉水,熱的是溫泉水。姑嫂倆沒覺得這裡是外地,到菜場買菜,身邊到處都是上海人。有的上海老人選擇到這裡租房子住,每月1000元到1500元不等的租金,幾個人分攤,住段時間就走。她們倆還是覺得,自己買房子更有在家的感覺,即使每年空關八九個月也不要緊。小姑子嘗到了泡溫泉的甜頭,困擾多時的關節炎,泡了之後感覺好多了。但是要讓她們在這裡長住,她倆都直搖頭。
  “太遠了,小孩怎麼辦?這裡生活到底枯燥,人除了生存總還有其他需求吧?”嫂子說著,把毛巾敷在膝蓋上,“等老到跑不動了,再把房子賣掉,就好了呀。”
  九旬嫗樂不思歸
  在宜春市明月山旅游管理委員會前兩年編寫的一本《硒溫泉》宣傳小冊子上,記錄了幾十名外地老人在此常住的養老故事,其中年過九旬的上海老人李玉梅最引人註目。管委會工作人員李會潔說:“來的時候,老人是被抬來的,必須要保姆照料,現在一個人住著,每天自己進進出出,讓她回上海她都不回。”
  按照冊子上留的地址,記者找到了國際公館李玉梅的家。第一次是中午時分去的,老人不在家。下午三四時許,記者再去時,房門已開,隔著一道紗門,可以看見老人正躺在床上休息。
  “誰呀?進來進來。”老人看見門外有人,熱情地招呼著,聲音不高但很清亮。她說,開始還以為是樓上鄰居來看她了。
  老人躺在床上,和記者聊了足足兩個小時,滔滔不絕。她1921年出生在青島,16歲時去了上海的一家工廠,1972年退休。來溫湯前患有嚴重的關節炎,又經歷了一次失敗的手術,行走困難。8年前,女兒李新華在溫湯買了房子,勸她來這裡養老。初來乍到時,女兒、女婿、妹妹一起陪著,連背帶抬把她弄下火車。起初請了個保姆照顧她,每天帶她去泡兩次腳。後來保姆走了,她就自己做飯,鄰居幫忙買菜。一個人不敢出去泡腳,就在家裡泡,泡好了推著輪椅出去玩,她的“玩”就是在路邊坐兩三個小時。
  “現在腿不疼了,敢走路了,腳上原來長的大泡也沒了,頭髮還開始黑了。”老人家撥開銀髮,讓記者看黑色的髮根。
  鄰居對老人十分照顧。樓上一位八十多歲的南昌老人,每天下來看她兩次。另一名深圳來的中年婦女,買一隻雞總分她一半,說話間,她正好敲門,送來一碗雜糧粥。物業部門也很細心。老人每晚8時睡,12時起來小解,要是哪天到了12時燈沒亮,值夜班的保安就敲敲窗。老人起初以為是蝙蝠,後來保安說,怕老人家沒起夜,憋壞了身體。
  (下接A15版)(上接A14版)
  女兒不放心,每月都坐動車來一兩次,給媽媽洗澡。前不久,發生了一次意外。老人洗床單被套時,不慎滑倒,跌在地上爬不起來。時值中午,她怕影響鄰居休息,沒喊人,一直在冰涼的地上坐到下午三時,樓上老人下來時,才發現她坐在地上。李玉梅一開始沒敢告訴子女,後來說了,子女和外孫都急著要來,被她勸住了。
  採訪當晚,李新華又來了,照例給媽媽帶來兩大箱吃的,老人自己吃得少,經常送給別人。“媽媽說要在這裡活過100歲。”她笑著說。
  緣起於一次出差
  上海人到溫湯置房養老,自2003年開始,隨後越來越多。當地有上海人開發的樓盤,休閑公寓、國際公館、龍泉小區等多個小區中,上海業主占60%至70%。至於到底有多少上海人在當地買房,每年有多少上海人到這裡來候鳥式小住,溫湯鎮和上海市都沒有統計過具體數字,也很難統計。浦東新區老年協會會長黃幼蘭說,候鳥有一兩萬人,買房的可能有兩千戶,常住的有三四百人。
  從黃幼蘭口中,記者大致知道了上海人到溫湯養老的緣起。2003年前後,南匯統計局一個姓查的辦公室主任到宜春印刷統計表。需要等一個星期,工廠就建議,與其在宜春市區等,不如去15公裡外的溫湯鎮等。他去了之後發現當地水好、空氣也好,回上海後便動員南匯老闆去開發。大團鎮幾個老闆動了心,前往溫湯鎮考察後,決定大力開發房地產,龍泉小區和國際公館就是那時建的。
  “當時溫湯基本沒有房地產,土地很便宜,開發成本低,建好的房子每平方米只賣400多元。”黃幼蘭說。那時,溫湯人的旅游意識也很缺乏,上海人去了之後,他們才發現這塊寶地,搞起旅游業,後來很多旅游公司在上海設立辦事處。
  李新華用自身經歷講述了溫湯房地產升溫的過程。“我有個領導先在這裡買了房,每過一小段時間就給我打電話,告訴我現在500元了、800元了、1000元了,起初我沒動心,後來看了半年時間房價翻了一倍,就來買了兩套。”當時4萬元買下的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,前段時間她以34萬元的價格賣掉了。現在,溫湯的房價每平方米均價已達8000元。
  除了房價,溫湯鎮的面貌也因上海人和全國各地來的老人而改變。小鎮常住人口翻倍,道路拓寬,去年新修的明月大道直達宜春市區,新建了玉盤廣場,廣場文化隨之興起。上海人將廣場舞帶到了溫湯,現在每晚有好幾百人在廣場上跳舞。溫湯鎮政府的組織幹事蘭花說,以前溫湯人的娛樂活動就是打牌打麻將,現在跳廣場舞好像上了癮一樣。
  “唯一不好的是菜價高了。”蘭花說。
  兩地政府常交流
 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,在溫湯的上海人開始自稱“新溫湯人”。前年,這個名詞寫進了溫湯鎮政府工作報告。
  “新溫湯人”有事就找鎮政府,其中最多的是去提建議,內容大多涉及溫湯鎮的規劃和建設。比如,有人建議,明月山不要急於申報國家4A級景區,因為游客來到3A級景區,卻享受了4A級的服務,感受會更好;有人對新改造的溫湯河有看法,認為穿過一家度假酒店的河道過窄,萬一發洪水,容易損壞建築物,應當拓寬河道……
  浦東新區的人最早住進溫湯,現在“新溫湯人”中的浦東人也最多。自從2009年起,浦東新區區政府和溫湯鎮政府開始了政府間的交流與互助。黃幼蘭說,上海人在這裡得到了好處,應該回報當地,向鎮政府提出幫扶意向。鎮政府說,那就幫一下溫湯中學吧,那裡至今沒有電腦班。於是上海就有老闆出錢,幫學校建起了一間很好的多媒體教室。虹口區有個退休小學校長在此地養老,幫學校聯繫捐贈了很多課桌椅。溫湯鎮政府也非常歡迎和感謝上海人,在建設用地的批覆和老人購房等方面都有優惠政策。
  “新溫湯人”中有的是親朋好友,有的是古井邊的新相識。在遠離家鄉的養老地,老人們成了彼此的依靠,像李玉梅得到鄰居們的照顧就是最好的例子。在溫湯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“金阿姨”,大家說,咱們上海人在溫湯,有事情不找民警,要找金阿姨。
  金阿姨名叫金秋梅,浦東周浦人,今年62歲,2006年在溫湯買了一套房,和丈夫長住下來。金阿姨熱心,別人有事都喜歡找她幫忙。她家裡存著幾十套鑰匙,都是買了房不常來的上海人托她保管的。來之前給她打個電話,金阿姨就去幫忙曬好被子。她還幫15戶人家管理出租房,給新來的上海人當導游更是常有的事。
  政府服務和民間自發服務在2009年對接起來。2009年11月,浦東新區老年協會在溫湯設立的接待站掛牌,將金阿姨和另一名上海人談老伯發展為志願者,為在那裡的上海人提供服務,不局限於浦東人。接待站設在龍泉小區,雖然更多時候的功能像老年活動室,但也讓那裡的上海老人多了幾分家的感覺。至少,有事的時候,找得著人。
  異地養老非主流
  針對異地養老的老人,浦東新區老年協會以服務為主,兼顧引導。比如觀察到溫湯鎮本地居民沒有肥胖症、近視眼,幾乎沒有癌症病人,便有意識地組織患糖尿病、高血壓和癌症的老人前去休養、體驗。對異地養老的最大障礙——醫保問題,他們一直在各種場合呼籲,希望在蘇浙兩省和山東、江西部分地方統籌。
  從溫湯經驗開始,浦東新區老年協會嘗試摸索異地養老模式,目前在三亞也建立了接待站,還去山東威海和廣西巴馬考察,瞭解上海人在當地養老情況。
  選擇異地養老的人只占上海老年人總數很小一部分。以浦東新區為例,68萬老年人中,約2萬人參與候鳥式養老或長期異地養老。對異地養老,不少老人顧慮甚多。一是單家獨戶出去心裡沒底;二是費用上有困難,路費和房屋租金難以承受;三是子女不放心老人遠行;四是有的老人還要在家幫子女帶孩子。在古井邊,不經意間就聽見老人們的對話——
  “一聽到電話鈴響就心驚肉跳,沒辦法,家裡還有老人,萬一生病了我們就得立刻趕回去,住得不踏實啊。”
  “哪能長住,兒子做生意忙,我還要回家幫他帶孩子呢。”
  對異地養老持懷疑態度的上海老年協會會長孫鵬彪說,上海人到溫湯、三亞或蘇浙養老,旅游成分更重。只要沒有常住,無論去一個星期還是三個月,本質還是旅游。所以這作為一種社會現象,可以關註,但要不要提高到一種養老的形式,還需慎重。
 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章曉懿則認為,老年人自然轉移到外地集中居住,政府公共服務配套如果能跟上,不失為一個好辦法。按浦東新區福利支付水平,拿到外地服務老年人,壓力會減輕不少。她說,政府做什麼用不著千篇一律,迎合老年人的需要,力所能及地提供服務就好。  (原標題:晚年,生活在別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14eldkv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